返回

絕對平均世界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6章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宅家三個月後,朱明已經不再是二十七個月的小孩子了,對於這個世界來說,也脫掉了什麼都不知道的探索者的外衣,真正地成為了一個本土人,他對這個世界已經基本瞭解,誠然,這與兩個世界的文化高度相似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朱明那過目不忘的本事實在是恐怖。至於對這個世界的歸屬感,朱明還冇有完全形成,畢竟到達這裡三年都不到,真正自由活動的時間纔剛剛三個月。而且朱明對這個世界的態度,還要取決於世界如何接納他。

三個月時間,朱明並冇有將精力放在高級知識的學習上,現在掌握那些知識冇什麼必要,另外,真正的核心知識也不會簡簡單單地擺在公眾網站之上。除了瞭解這個世界之外,朱明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學習工具知識上,主要包括十門常用外語(英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法語、德語、葡萄牙語、日語、韓語),至於印度斯坦語,由於這個世界的阿三國在19、20世紀的殖民化程度超過前世,且二戰後走上漢化、英化混合發展,導致本土文化消失殆儘,哪怕是阿三國本土人也很少再使用印度斯坦語了。

而有趣的是,哪怕是華夏已經強大到如此地步,漢語在國際通用國語言中的地位仍然略低於英語。主要原因是漢語太難了,對於非母語者簡直是一座難以翻越的大山。不過漢語的地位仍然是斐然的,在亞洲和黴國,漢語是第二語言;在亞洲以外,雖然大多以英語作為第二語言,但絕多數人會兼修漢語。事實上,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歐洲各國曾將漢語納入中小學必學科目之一,在這項政策實行兩年後因減負問題和成績問題宣告取消。

不過目前絕大多數國家的中小學則保留著漢語的選修課,漢語老師在國際上也非常的吃香,許多在華夏混不下去的人隨便找個機構培訓幾個月出國後就搖身一變變成了漢語外教,在外國過上了逍遙日子······

除了語言之外,朱明還學習了急救術、中醫基本知識、槍械知識、菜譜大全等等涉及衣食住行各方麵的工具知識,隻可惜現在隻是個不到三歲的小孩,很多東西都隻是理論上的,冇有實踐。

至於小學院和中學院的必修知識,朱明在休閒的時候學完了,共花費大概三天,畢竟前世的記憶還在,九年義務教育(這個世界是十二年義務教育)的知識早就爛熟於心,至於高中知識,對於目前朱明的智力水平來說和小學知識來說也差不多,看一遍就全都會了。整個基礎教育階段的知識也就曆史有認真瀏覽的必要,畢竟兩個世界的曆史還是有一些差彆的,尤其是近代以來。至於其他的學科也就是粗略地掃一眼。不過仔細學習曆史不代表十幾年後要當一名文科生,朱明自然是要學理的。

不過仔細研讀近代史後,朱明終於找到了這個世界與前世的具體差彆。在1765年之前,兩個世界的曆史完全重合,直到哈格裡夫斯發明瞭珍妮機的那一刻,兩個世界走上了不同的岔路口,或許在這一刻兩個平行世界才得以形成。

當然,這個岔路不是說兩個世界從那一刻開始完全不同,恰恰是兩個世界基本重合,而在某些個重要曆史節點不同,導致世界的發展方向有所不同。神奇的是,按照常理來說,重要曆史節點的變化可比蝴蝶扇動翅膀的影響大得多,而這個世界卻並冇有因此混亂不堪,而是完全朝著更加有秩序的方向發展,或者說更利於華夏的方向發展。這讓朱明懷疑這一切背後有一雙手在暗地推動。更加神奇的是,兩個世界的哲學、科學、文藝發展幾乎完全相同。如果說哲學和科學的發展倒可以解釋,畢竟兩個世界的生產力發展速度大差不差,以致這個世界的華夏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發展水平大致等於甚至高於前世的黴國;而文藝作品就十分奇怪了,這個世界的文藝作品與前世竟然完全重合,隻不過創作出它們的人有所不同。比如唱《狼》、《大約在冬季》的歌手在這個世界是秦齊而非齊秦;比如現在大街小巷都在播放的歌曲《冷酷到底》的創作者和演唱者仍然是男子二人組,隻不過他們的組合叫“語泉”。而朱明也搜尋一些歌星和演員的圖片,他們的樣貌和前世不能說有所相似,簡直是完全不同。他們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人。而這些歌曲的編曲水平則要高於前世。

但為何這些作品完全一樣呢?朱明想到陸遊的一句詩,“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至於電影工業的發展也很有趣,前世好萊塢的許多作品都變成了華夏“好來屋”的產業,劇情甚至分鏡都完全一致,隻不過演員和取景等本土化了。

至於曆史上的那些偉人,在這個世界存在著,但和前世也有極大的不同(比較敏感且不影響主線,就不細寫了。但是世界觀是不會變的,這些偉人也是被“平均化”過的,所以像教員那樣完美的人不存在,在這個世界是一群人擁有他一個人的能力,發揮了他一個人的作用。)

不過朱明知道,自己現在所瞭解到的世界,是公眾認知中的世界,肯定還有不為人知的角落是自己並不曾瞭解的,而這些角落絕對比那些暴露在陽光下的世界對自己更重要。朱明覺得,這個世界的“霍金式”人物絕對不少,而且更加極端,而這些人頭腦中的東西纔是自己想要的,也纔是自己能夠自保的東西。

至於找到這樣的人物,朱明知道明麵上是困難的,所以要依靠影子前進,那就是暗網。不過現在這個世界剛剛2002年,這一年的第一場雪下得比往年晚了一些。混沌係統問世也剛剛大半年的時間。(就是XP,在這本書的世界觀中,最高精尖的產業都在華夏,以後不再解釋與贅述,請各位自行匹配)

而朱明是從前世的2022穿越到這裡的2000,視野和見識要比這裡超前許多,這也就是前世他的知識樹隻有基礎教育階段的知識和一些碎片化資訊,不然現在早就讓朱偉開一家科技公司了。

黑客知識的學習任重道遠,一麵要學習一麵還要摸索,至於人工智慧雖然從1965年就開始發展了,但現在世界的硬體水平還不足以支撐朱明搞出賈維斯那種級彆的程式。更彆說朱明現在的水平能寫個“深藍”出來就不錯了。

從椅子上爬到下來躺回自己的小床上,朱明揉著太陽穴,“ε=(´ο`*)))唉,我現在的硬體還是差啊,又到極限了,再用腦的話就過度消耗了。”

朱明現在的大腦發育水平還隻是一個開始,朱明估算,到達十六歲自己的大腦將會自然發育到巔峰,再加上自己對大腦的合理訓練,等到了那個時候,自己的智力水準或許可以碰一碰超級計算機。

“嗬嗬,或許那個時候自己都把基因藥劑開發出來了,誰知道那個極限就是極限呢?”朱明感受著大腦的腫脹感消失,坐了起來,這就是35點體質的強大。

“鍛鍊時間到!”

朱明爬下床,鋪開李欣的瑜伽墊,開始了為其一小時的室內鍛鍊。他現在不敢停下來,達摩克裡斯之劍還懸在頭頂,哪有時間享受生活啊。

“六歲之前至少要把外骨骼機甲搞出來,不然心裡不踏實啊。”朱明自言自語著。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